桌游吧在成都等风来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虽然三国杀背靠盛大,由杭州边锋负责网络化运营,但《三国杀online》也逐渐面临口碑和收益的下滑。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,三国杀业务在2013年到达高峰,为杭州边锋创造了4166.25万
虽然三国杀背靠盛大,由杭州边锋负责网络化运营,但《三国杀online》也逐渐面临口碑和收益的下滑。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,三国杀业务在2013年到达高峰,为杭州边锋创造了4166.25万元净利润。到了2014年,三国杀净利润大幅下滑至943.06万元。
战旗TV和熊猫TV先后推出狼人杀综艺,打造电竞主播真人秀。马东也把奇葩说团队搬上了《饭局的诱惑》,请来了蔡康永号称“相爱相杀”,腾讯视频独播了全部一季。借助网络传播和明星效应,狼人杀迅速出圈。
我利用美团进行了一个非常粗糙统计,在“建设路/电子科技大学”的商圈分类下,标签为“桌游”的店铺有11家,“剧本杀”店铺33家,“密室/沉浸”店铺25家。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算,成都的桌游吧可能有300家。属于成都桌游吧的市场并不大。
参考资料:
站在今天回看,桌游吧的转型呈现两个较为主流的方向。一类是继续留在桌游领域,转型为桌游出版商,代理汉化销售国外桌游,推出IP桌游、儿童向桌游等原创桌游。
在过去十余年里,迅猛发展的互联网,将强调“桌面”“面对面”的桌游,天然地摆在了对立面。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东西,已经在过去起飞:三国杀凭借“竞技性”解决了新兴产业生存下来的最基本问题——市场基数——最终以近似网游的形态生存下来;语音社交的风口也给狼人杀适宜的生存场景,像Soul、陌陌这样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开始拥抱它们;超出桌面限制,剧本杀有了更多演绎空间。
成都在桌游领域里表现出来的消费力和城市吸引力,也还远远配不上“新一线班长”这个外宣标签,更看不到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尾灯。以本长淘宝店销售的《血源诅咒》为例,“北上广深是最主要的购买地,成都只排到了第7位,大概有70多名玩家购买。”
一批狼人杀APP也迅速收获资本青睐。2017年3月,上海假面科技(狼人杀)获得A轮数百万元投资,投后估值超过1亿元。同年5月,狼人杀官方获得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。欢聚时代旗下的“欢乐狼人杀”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融资。
虽然桌游在成都的发展不及一线城市迅速,但在2009年左右,成都也零星出现了桌游吧。乐游吧、后花园、桌游记、EXCHANGE等早期一批桌游吧陆续也在成都市区出现。
桌游这门生意,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样本——刚刚进入内地市场时,它拥有“新经济”的一切特征:年轻的受众、难以类比的商业模型、顺应时代的外在特征——同时它又经历了相对长期的市场检验,从“杀人游戏”开始流行算起几乎拥有20年的时间跨度。
在DICE CON桌游展结识一刻馆之后,本长将这一模式搬到了成都。在经营线下桌游吧的同时,开淘宝店,小规模地售卖桌游,代理国外桌游,设计原创桌游,策划熊猫桌游展。
另一条时间线上,伴随桌游论坛BCG(BoardGame China)的出现,国内桌游社区开始萌芽,桌游爱好者数量开始增加。2007年还是在校学生的黄恺和李由,在网络出售卡牌类桌游“三国杀”——当然那时候的名字“三国无双”,不知道是否借鉴了同样以三国题材的日本游戏《真三国无双》——然后偶然吸引了桌游爱好者杜彬。再后来,游卡桌游在北京城南的一个居民楼里诞生,《三国杀》走向全国,2008年到2010年,售出100多万套。
这些期待总结起来,就是风可以从四面八方而来,只要风起,这个足够小众的市场就能起飞。
当剧本杀还被称作谋杀之谜时,它还只是桌游中的一个品类。随着《明星大侦探》将这一内容形式搬上综艺,实现破圈。线上剧本杀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。起初还在做桌游百科的吾声科技,判断剧本杀也能像三国杀、狼人杀一样进行内容整体运作。团队在2017年底上线“我是谜”小程序,之后的一年里连续拿到3轮融资。
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,本长的转型喜忧参半。一方面通过桌游代理,本长文化逐渐在中文桌游圈小有名气。另一方面,公司开发的原创桌游《延禧攻略》,因为错过电视剧热度,售出的数量并不多。“基本上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项目”。
成都熊猫桌游的老板本长在这行待了10年,目睹过新店纷至沓来,也见证了许多桌游吧的倒闭,其中也包含他的4家门店。用他的话来说,“桌游甚至不算一个赛道,不算一个行业,现在处在萌芽。”即使,它已经“萌”了十几年了。
杀人游戏是国内早期较大范围流行的桌游,经留学生带回,成为上海、北京、广州等地白领、学生间的社交游戏。2002年,导演阿甘在酒吧接触到杀人游戏,判断这一题材适合搬上银幕。两年后一部名为《天黑请闭眼》的惊悚片在大陆上映,影片设置的场景,便是主角在酒吧中玩杀人游戏。
文章来源:《理论视野》 网址: http://www.lls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527/5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