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游吧在成都等风来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另一条路更多人选择的转型路径,是拥抱剧本杀。 但随着“手游元年”的到来,桌游迎来了第一次行业退烧。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2.4亿
另一条路更多人选择的转型路径,是拥抱剧本杀。
但随着“手游元年”的到来,桌游迎来了第一次行业退烧。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2.4亿元,增长了246.9%。相比之下,实体桌游市场规模大概只有1.5亿元。
也大概在这一时期,开始有成都人在论坛发帖组局线下“杀人游戏”。2005年10月,一家专营杀人游戏的俱乐部M16在成都桐梓林开业,仅一个月就聚集起了上千名会员。
(就连平台也没有严格区分)
三国杀让桌游吧经历第一次升温和退烧,2016年的狼人杀和网络直播,又给了桌游吧“第二春”。
抱着观察新经济行业里普通从业者生存状态,我和成都桌游吧的老板们聊了聊。
在客单价上,考虑到成都的消费水平,大部分的桌游吧定价在12元到20元之间,按人头收费,没有时间限制。用一杯奶茶的钱坐一天,桌游吧的性价比还算不错。
每当潮水褪去时,留给固守在线下的桌游吧的选择并不多。
文 | 互联网指北
我一度怀疑,桌游吧的生存窘境,是因为桌游市场的天花板并不高。
随着狼人杀热度消退,Gamelife在周末和节假日勉强达到60%的上座率,工作日几乎看不到人。没有扩店也没有开设分店的桌游时间,相对平稳地适应了客流量减少带来的营收下降。但在成都拥有多家门店的本长,每天的亏损都在2000元左右。
桌游遇冷,桌游公司纷纷经历倒闭、被收购、转型,位于产业下游的桌游吧也优胜劣汰,仅保留下少部分拥有运营能力和竞争力的桌游吧。
结果就是,在以包容著称的成都,桌游和剧本杀越来越难以互相“包容”。根据红星新闻报道,2021年1月,成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经有708家,超过上海北京,排名全国第一。更有业内人士估计,目前成都的剧本杀店已经超过一千家。但是成都还有多少家桌游吧?我却很难从媒体报道和行业报告里看见踪迹。
而这其中,桌游吧是一个典型的切片。对于万千投身新经济创业的普通人而言,“开店”准入门槛低,是不考验核心技能的商业形态,更接近多数人的能力和决策,也拥有充分的借鉴性。
(狼人杀 百度指数)
于是在2017年下半年,华西都市报采访成都桌游吧时,新闻主题已经是“300桌游吧‘贴身肉搏',高端桌游日入3000元,短命桌游投20万,4个月后关门。” 其生存状况可见一斑。
开桌游吧是需要热爱和情怀的,是我见过的老板们都会提到的观点。而按照常识,当一门生意需要谈及热爱、情怀这些字眼时,可能意味着它不怎么赚钱。
尽管如此,本长对行业还是抱以谨慎乐观。“虽然桌游小众,但小众有需求的时候(桌游吧)也能赚钱。而且我们也能够看到,如果疫情结束了,加上我们通过一些运营,是可以做到赚钱的。”
行业报告显示,2018年我国实体桌游市场规模为1.8亿元,相比2013年的1.5亿元只增长了0.3亿。反观线上桌游则从2013年的6.6亿元增长到25.1亿元。
在狼人杀最火热的日子里,桌游时间的8个包间和大厅在营业时间里基本上排满了狼人杀。除了老店客流量激增,成都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桌游吧,Gamelife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。2016年召集朋友投资20万,也在建设路商圈选址开店。据他回忆,生意好的时候,连工作日的上座率都达到80%。
即使在狼人杀还算热闹的2017年6月,除了少数店铺生意爆满需要预约外,多数桌游吧生意不温不火,有的甚至一天也组不上一局。此外,狼人杀极为耗时,常常会有一些玩家通宵面杀,翻台率并不高,在按照人头收费的成都桌游吧,12个人畅玩一天,消费大概在200到500元之间,因此也有一些桌游吧会规定超过半夜1点,按照小时加钱。
面对行业环境,桌游时间的老板素芬相当佛系。我问起为什么店铺能开十几年的时候,他说:“我不怕赚钱少,也是因为热爱”。
根据《成都日报》去年8月的采访,铁窗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桌游吧经营,更多放到了剧本杀行业的前端工作。“公司成立了一个集编写、编辑、发行于一体的剧本杀文创平台,有20多个工作人员,30余名固定作者,每年约产生原创剧本3个。”
此后的两年里,成都桌游吧的数量逐步上涨。原本从事桌游零售的卡卡桌游,也开起了体验店;当时还叫gamesource的桌游时间,在毗邻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路生意红火;还在银行上班的本长,在市中心的新城市广场,租下了一个套二,一间当做卧室,一间当做包间,办了FUNCLUB俱乐部(熊猫桌游的前身)。
文章来源:《理论视野》 网址: http://www.lls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527/574.html